2016年,浙江23岁女孩瞒着父母找到12年前养父,相见场景让人泪目

玩飞艇有什么诀窍吗
新闻动态
栏目分类
2016年,浙江23岁女孩瞒着父母找到12年前养父,相见场景让人泪目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25    点击次数:165

她来自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,可小时候被送到了一对穷苦的农村夫妻那里长大。就在她适应了乡下的日子后,好久不见的亲爸亲妈又突然冒了出来。

一边是给予的生命之恩,另一边是抚养长大的恩情。这12年来,朱雨婷虽然一直陪伴在亲生父母身边照顾他们,但心里始终惦记着远在大山里的养父养母,从没忘记过。

2016年,她第四次出发,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。养育她长大的父母,现在都已经六十多岁了,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在老地方盼着她回去。

真是世事无常,树想安静风却不停,孩子想孝顺时父母却已离去。没想到,等着她的,只是一座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孤墓。

朱雨婷小时候,为啥会被自己的亲生家庭送出去给别人养呢?这隔了12年才重新聚在一起的时刻,能不能让她不再觉得和养父母之间有啥遗憾呢?

【记忆中,抹不去的那山那村和那人】

2011年,18岁的朱雨婷考上了大学,离开了家乡舟山市岱山县,前往浙江杭州继续学业。

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当天,爸妈笑得嘴都咧到耳朵根了,接着就忙活着给她办了一场庆祝升学的喜宴。

不过现在,朱雨婷心里又惦记起在陕西商洛的养爸养妈了。如果他们知道她大学考上了,肯定也会乐开花吧。

但是从2004年那次离别后,她就再也没回到过那个充满回忆的小山村,就连养父母的长相都快想不起来了。

望着满脸笑容的亲爸亲妈,她心里又萌生了“找爸妈问个明白”的想法。

因为家里人都不赞成她去见养父母,所以她打算在寒暑假时悄悄地溜去。

在大学的四年时光里,朱雨婷悄悄地去了商洛三次,但商洛市范围太广了,她完全不清楚养父母家到底在哪个位置。

她只清楚养爹的名字是鱼录庆,养娘的名字是白淑云。他们住的那个村子山路曲曲折折,每到冬季就会被大雪覆盖得白茫茫一片。

养爹养娘的家在村子东边,家里仅有一间黄土砌的小破房。外面只要一下大雨,屋里头就跟着遭殃,到处湿漉漉的。

不过,就靠这点信息,想在这么多人里面找到那两个人,可真是难上加难。

就算查了户籍资料,好多偏远地方的人,登记的名字和平时用的名字可能也不一样。

朱雨婷尝试了三次找家人的旅程,但都没能成功,不过她一直没有死心。那座山、那个村子,还有她那纯朴又善良的养父母,始终深深地刻在她的心里,难以忘怀。

随着爸妈慢慢变老,他们想找亲人的念头变得越来越迫切了。

2016年1月17日,朱雨婷在舟山已经落实了工作,但她又一次拎起包,踏上了前往商洛的路。

隔天,她在朋友圈发了个找家人的消息。这回她想靠着网友们的帮忙,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心愿。

不出所料,这条寻亲消息一出,好多热心肠的网友都赶紧加入了帮忙找人的队伍里。

商洛的网友武生龙,因为养父姓“鱼”,所以来到了沙河子镇的看山寺村寻找线索。

那个村子里有好多姓鱼的家庭,其中有些家庭的成员已经过了60岁。

不过,我们仔细查了查,发现这些人里头并没有朱雨婷的养父母。当看到武生龙发来的村庄照片时,朱雨婷也表示自己完全不认识那里。

看来,鱼录庆和白淑云没在看山寺村里。那他们会去哪儿了呢?这附近还有没有其他姓鱼的人家呀?

想到养父已经68岁,养母也64岁了,朱雨婷心里就急得不行。

这两位老人家身体都不好,要是真在团圆前有个什么闪失,我肯定会抱憾终身的。

好在1月21号那天,武生龙他们发现了另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。

他在沙河子镇九龙洞村,通过一个朋友,认识了一位叫鱼录庆的老大爷。

大家一打听,才知道他在十多年前收养过一个女孩。但奇怪的是,那孩子有一天突然就没了踪影。

从那以后,他老婆就变得有点神志不清,到了2012年,因病严重而去世了。

鱼录庆成了孤家寡人后,就再没出过村子。他经常跑到妻子的坟头,跟她唠唠嗑,有时也会眯着那双不太清楚的眼睛,瞅瞅远方。

帮忙找家人的网友们,都觉得鱼录庆可能就是朱雨婷的养父。但事情还没完全确认,他们也不想去烦老人家。

可是当朱雨婷在场时,武生龙对鱼录庆妻子过世的事情选择了保密。

2016年1月22号下午,朱雨婷在几位网友的陪伴下,一起来到了九龙洞村。下了好多天的雪忽然不下了,沿途都是白茫茫的一片,特别好看。

朱雨婷紧贴着窗户,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外面,虽说已经走了12年,但一回到这片地方,心里头那股子亲切感立马就上来了。

望着远处的村庄,心里一点点回忆浮了出来。朱雨婷明白,这回真的到家了。

“没错,就是这儿,我肯定就是这儿!”

她拼命地跑到村子东边的土坯房那儿,最后靠着记忆找到了自家门口。一晃12年就过去了,家里还是老样子,一点没变。

看着那扇紧闭的木门,朱雨婷哭得喘不过气来。可能是快到家了心里发慌,她一直鼓不起勇气向前走一步。

听到声音,周围的邻居们都从家里探出头来,特别是杨大妈,一瞧见朱雨婷,脸上全是惊讶的表情。

她盯了好久,然后高兴地叫起来:“这不是晓莉娃嘛!快来瞧瞧,录庆家的晓莉娃回来啦!”

一听到那亲切的老家话,朱雨婷立马就认出了杨大妈。她边哭边搂住大妈,好像要把这些年在外漂泊的委屈和孤单都哭出来。

周围的老人,一个个都年岁不小了,眼里泛着泪光。他们对12年前的事儿记得清清楚楚,总忍不住念叨,说鱼录庆夫妇这一辈子,真是太不容易了。

这时候,有个人急着跑到亲戚家,一路嚷嚷着告诉鱼录庆:“录庆大叔,晓莉回家啦!”

安静了很长时间的村子,因为朱雨婷的回来变得热闹非凡。

【深山寄养6年,受尽关怀疼爱】

朱雨婷和鱼录庆夫妻俩的故事,得从1998年开始讲起。那时候,只有5岁的朱雨婷被爸妈送到了远离城市的大山里,让人家帮忙照看。

朱家一直以来都住在舟山的岱山岛,不过朱雨婷的爸妈很有做生意的头脑,所以他们趁着孩子们还小,就带着全家搬到了西安生活。

他们先搞起了两家卖建筑材料的店铺,接着又接手了一个小煤矿。生意真是越做越红火,但家里的小孩就没人照顾了。

不清楚具体是啥原因,朱家两口子既没决定把孩子送回老家,也没想着再多雇个保姆,而是打算把一个孩子送人。

琢磨了好久,他们打算先把5岁的大闺女送到一户好人家去寄养。

经过商洛一位合作伙伴的介绍,鱼录庆和白淑云走进了朱家夫妇的世界里。

说起来年龄,那时候的鱼录庆已经五十多岁了,白淑云呢,也就比他小了那么四岁。

真遗憾,因为身体不太好,他们结婚这么久了一直没有孩子。

白淑云以前精神就有点不对劲,加上这么多年都没能怀上孩子,心里压力大得很,导致她的精神病老是犯。

听说朱家两口子想领养个孩子,一直没有孩子的他们,当然是高兴得不得了。

朱雨婷的爸妈,其实就是觉得他们自己“没儿没女”,因为没有亲生的孩子,所以就把全部的爱都放到了这个养女身上。

尽管鱼家生活条件不好,但这夫妻俩为人实在,以后肯定不会慢待朱雨婷。

两边很快就达成了共识,小小的朱雨婷也整理好包裹,被带到了深山里。

朱家两口子一开始打算的是,先让孩子在他们那儿住几个月,等时间一到,就把孩子领回去,并且会给鱼录庆两口子一些钱作为孩子的抚养费。

但所有这些事情,朱雨婷这个当事人却完全不知情。也许在她那个年纪,还根本不懂寄养是怎么一回事。

她一觉醒来,发现亲爸亲妈没了踪影,身边却多了对朴实又年迈的乡村老两口。

住的地方变成了破破烂烂的泥房,连头顶上那灯光也没家里头的亮堂。

突然间到了一个完全不认识的新地方,朱雨婷小嘴一撇,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,不管鱼录庆和白淑云怎么安慰,她就是止不住哭声。

最后,她伤心地哭了大半夜,在白淑云的拥抱里慢慢进入了梦乡。看着养女安静的睡脸,她们俩心里都觉得特别踏实,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。

结果是,第二天早上醒来,朱雨婷因为找不到爸爸妈妈,又开始嚷嚷着哭了起来。

这时候,村里人都晓得了鱼录庆家添了个小姑娘,于是都接二连三地来家里看望,还拎了好多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来。

在大家细心周到的照顾下,小小的朱雨婷最后也慢慢打开了心里的那扇门。

她从旁人的闲聊里隐约琢磨出点苗头,或许自己的亲生爸妈再也不会回来接她回家了。

好吧,事情已经这样了,生活还得继续嘛。所以她就开始叫鱼录庆和白淑云“爸妈”了,还跟其他小孩子一样,整天在田埂上跑来跑去,玩得不亦乐乎。

看到这样,鱼录庆夫妇乐开了花。他们拿出所有的积蓄给养女买了漂亮的新衣裳、好玩的新玩具,并且还给她起了个新名字,叫鱼晓莉。

在养父母满满的关爱里,朱雨婷快快乐乐地长大了。

可对于一个小孩而言,被自己的爸妈扔掉的那种难过,会一直留在心里,就算朱家爸妈说过几个月会回来找她也没用。

有了女儿以后,白淑云的心情就一直挺不错的。她每天最乐意的,就是换着法子给女儿装扮得漂漂亮亮的。

到了1999年9月份,朱雨婷到了该上学的年纪。可她的亲爸妈却没有按说好的来接她,也从来没给过一分抚养的钱。

鱼录庆和白淑云心里都明白,对方是想让孩子跟着自己。这样其实挺好,省得他们再经历找回孩子又失去的难过。

虽然在农村的日子不算富裕,但朱雨婷从养父养母那里,感受到了比亲生爸妈还要深厚的疼爱。

那年快过年的时候,她半夜突然烧得很厉害,养父母一整夜都没合眼,一直陪在她身边。

后来,发现体温一直居高不下,养父二话不说,背起她就往镇上的卫生院赶,养母紧跟在后,小心翼翼地扶着她。

大冷天的,路上又黑又没灯,山路还滑得很,养父母硬是一口气没歇,赶在日出之前就把她送到了卫生所。

可是,医生看过之后告诉她有肺炎,得转到县医院治疗。养父母一听,立刻找人租车,带着她就往县城赶。

折腾了好几天后,朱雨婷总算恢复了健康。但没想到,养父却倒下了,既是因为太过劳累,也是因为受了寒。

等她稍微长大点儿,有一回在学校被同学捉弄了。心里难过,最后满脸泪水地跑回了家。

看到养女哭了,养母心里立马慌了,焦急地一个劲儿地问是咋回事。知道了原因,养母二话不说,马上就领着她去那个同学家要个说法。

回来的路上,他一遍遍地说:“女孩子不能轻易让人欺负,碰到这种情况得赶紧回家找爸妈说,别光顾着哭。”

朱雨婷永远记得养母那时既心疼又认真的脸。

像这样的事儿还有不少,只要是孩子的事儿,鱼录庆和白淑云从来都是尽心尽力,从不马虎。

有一次,朱雨婷特别想要一个录音学习机,可197块钱对她来说真不是个小开销。

为了让女儿学习不落后,还为了不让别人瞧不起她,养父不顾自己患着肺病,跑到西郊煤矿辛苦干了一整天的重活,终于挣来了210块钱工资。

望着那台闪闪发光的复读机,又瞧瞧养父大口呼吸,走路一拐一拐的样子,朱雨婷心里难过极了,眼泪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。

养父嘿嘿一笑,朴实地说:“人家孩子有的好东西,咱闺女也得有份。”

【一朝被迫离散,养恩永世不忘】

一眨眼,六年时间就过去了,当初还小小的朱雨婷,现在已经长成了五年级的大孩子了。

养父母满心希望她能通过学习走出大山。于是,年迈的鱼录庆不顾身体,远赴西安去工作,家里就只剩下白淑云照顾孩子了。

不过,就在2004年新学期刚开始不久,一对打扮得体的中年夫妇便走进了这个小村庄。

朱雨婷的亲爸妈来了,他们是特意来接她回去的。

一看到他们,白淑云心里就明白了怎么回事,急得她立马大哭起来,而且突然间说不出话了,只能一个劲儿地用手比划。

朱雨婷瞅见面前这两个不认识的男女,吓得赶紧躲到了养母的背后。

瞧着自家闺女跟自己这么生分,朱家两口子心里头也怪不是滋味。若非当年那小煤窑出事闹出人命,他们也不会忍心把女儿丢在这大山里头足足六年啊。

为了摆平那场祸事,他们把家里的东西全变卖了,实在没办法,只好回到岱山的老家。

看来没法负担给鱼录庆夫妇说好的抚养费了,说不定连自家孩子都快养不起了,所以他们打算还是让朱雨婷继续留在别人家寄养。

这几年里,夫妻俩对女儿的歉意越来越重。直到生意终于有了点好转,他们立刻就急匆匆地跑到商洛来了。

可这次意外的相聚,却让另一户人家不得不分开。周围的邻居被动静吸引,都聚了过来,但大家伙儿谁也没立场去评论什么。

朱爸爸不停地给鱼录庆拨电话,朱妈妈则在旁边安慰白淑云和小家伙。

可是电话一直没人接,朱家夫妻俩也越来越不耐烦了。总而言之,这次他们是铁了心要把自己的亲生闺女接回家的。

电话没人接就算啦,可能他正在忙工作呢。淑云,咱们带上孩子进城买几件衣服和几个玩具,一会儿就回来了,别担心。

可大伙儿心里都明白,这只是为了不让白淑云受刺激而找的托词。朱雨婷这一离开,就真的是再也不回头了。

白淑云心里跟明镜似的,但她就是张不开嘴,只能一遍遍地把养女紧紧搂在怀里,直到最后不得不含泪放开了她的小手。

朱雨婷被亲生父母好说歹说劝回了家,那个原本陌生的老家。她离那座贫穷的大山越来越远,但心里的慌张和无助却越来越强烈。

她手里塞满了零花钱,穿上了新衣服,玩上了新玩具,可是,爸爸妈妈又没时间陪她了。

就算她生病了,爸妈也总是忙得抽不出空来照料她。

看到她一个劲儿地哭闹着不愿意,妈妈生气地说了句:“等你啥时候攒够500块钱,或者以后能找到工作了,自己想办法回家吧!”

有时候说话的人没在意,但听的人却放在了心上,就这样,朱雨婷在14岁那年,为了攒够500块钱,悄悄地离家出走了。她心里想着的是回到商洛,回到养育她长大的父母那里。

不过她的亲生父母很快就发现了,在路上就把她截了回来。从那以后,直到上了大学,她才悄悄有了找亲生父母的机会。

经过4次不断努力,朱雨婷终于在23岁那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。多亏了很多热心网友的帮忙,她得以回到那个一直让她心心念念的小山村。

听说养父去了堂叔那里,她连忙又问杨大妈:“我妈是不是也一块儿去了?我妈现在在哪儿呢?”

听到这话,大家都安静了下来。杨大妈好几次想开口说话却又停了下来,最后拉着她的手,走到了家附近的一座孤零零的坟墓旁。

白淑云被安葬在了这里。自从那个养女走了之后,她的心情就一直很低落。

每当在村里碰到别的小孩,她总是忍不住跑上前去,给人家编起小辫子来,嘴里不停地喊着:“就像我家晓莉一样”、“就像我家晓莉”。

快不行的时候,她突然又精神了起来,紧紧拽着丈夫和杨大妈的手说:“咱闺女要回来了,让她去我坟上拜一拜。我闺女可乖了,她肯定会回来的。”

白淑云心里想的没错,她一直惦记的女儿真的回来了。不过这时的朱雨婷,只能跪在坟头大声哭喊:“妈,我回来得太迟了!”

终究还是错过了时机,一人带着遗憾走了,一人一辈子都在后悔。

大家正忙着安慰朱雨婷,这时,鱼录庆从远处摇摇晃晃地赶来了。他弯着腰,头上戴着一顶又旧又破的黑毛线帽,眼睛里满是泪水,显得特别苍老。

爸爸和女儿一见面,就紧紧抱在一起,哭得停不下来。

宝贝,你总算回家了……老爸不清楚他们把你带到啥地方了,心里老想着能见见你!

鱼录庆那会儿没接到那个电话,等他感觉不对劲,急忙跑回老家,才发现养女已经不见了,老婆也精神失常了。

那六年的幸福日子转瞬即逝,最后发现不过是场空欢喜。

不过,不管是鱼录庆还是白淑云,两人心里都揣着同一个信念,那就是他们心爱的晓莉迟早会回家的。

好久不见的父女俩,在客厅里一直聊着天,都快到早上了。不过因为快过年了,朱雨婷得赶紧回舟山去。

隔天,她领着养父去采购年货,挑了好几件新衣裳和日常用品,末了还添置了一部新手机。

在山里小村待了数日之后,朱雨婷准备回城了。她从包里掏了些钱给养父,还保证以后每年都会回来瞧瞧他。

刺骨的冷风吹着,鱼录庆站在村子入口,看着养女渐渐走远,嘴里大声喊着:“孩子,回去好好干活……我挺好的,你不用挂念!”

【后记】

朱雨婷回到舟山家里,没跟亲生爸妈提起找亲人这事儿。但她心里一直盘算着,找个好时机,领着亲生爸妈去当面感激她的养父。

朱雨婷考虑到鱼录庆年纪大了,便劝他到养老院去住。因为她不能老去看他,这样她心里也会踏实点。

但鱼录庆心里始终牵挂着老家的一切,特别是孤单的白淑云,他宁愿留在破旧的屋子里,也不愿离开。

老人一旦倔强起来,朱雨婷也束手无策。最后,她只好找人把老房子修缮了一番,还在商洛市区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所。

2018年过大年那会儿,她在刚搬的新家跟养父一块儿吃了团圆饭,还计划着等元宵节过完再返回去工作。

以后啊,就让养父在市区安享晚年,他想啥时候回九龙村看看,随时都行。

经过这次找家人的旅程,我深深明白了家人的意义,还有感恩的分量……我不会再让他回到农村去过苦日子,以后我来照顾他,直到他安享晚年。

对朱雨婷而言,亲生父母的恩情和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同等重要。虽说只在养父母家待了6年,但他们为她倾注了全部的爱与关怀。

做人嘛,最重要的是要记住别人的好,回报人家的恩情,也希望鱼录庆能好好享受晚年生活,让朱雨婷心里别再有啥遗憾了。